有线电视DTMB系统国际上现有全频域处理和全时域处理两种方法。全频域处理方式是在DVB-T“多天线接收”支持高请移动,增补“DVB-H”支持便携功能。全时域处理方式是有上,增设“训练序列”支持高消移动。我国则首次提出一种”时一级结合的新体同步正分(TDS-OFDM)数字传输方式。TDS-OFDM给出的时的理方式,使系统的信号捕获时间比传统的COFDM和VSB4~20倍。首次提出和日时的复结构,每个500u5数据都有地址信息,具有支持多媒广播的特点和省电功实现TDS-OFDM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帧头和帧体的结构,巧妙处理信号在时、频域的转售、结合与应用。
(1)时域同步的正交多载波技术。地面宽带无线传输的最大困难在于多径引起的频半选择性衰落,OFDM技术在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。然而,为了保持子载间的正交性,系统对同步提出的要求非常严格。欧洲采用全频域处理方式形成其基础性发利编码的OFDM(COFDM)技术,由于其系统同步和信道估计互为条件,需采用复杂的选代算法和强功率同步导频等技术措施。我国则原创性地提出了一种时域同步的正交频分复用(TDS-OFDM)方式,通过时域和频域混合处理,简单方便地实现了快速码字捕获和稳健的同步跟踪,同时支持时、频二维分割,方便省电、便携接收,形成了与欧洲、日本多载波技术不同的自主核心技术,并被评估为基础性发明专利。该技术已同时在美国获得专利保护。
(2)保护间隔的PN填充技术。为了在多径时延扩散信道中避免OFDM符号间串扰,欧洲 DVB 采用了循环前缀填充技术。由于其填充的循环前缀是传输数据的部分重复,使传输效率有所损失。DTMB采用了基于PN序列扩频技术的高保护同步传输并用作为OFDM保护间隔的填充,使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提高10%左右。PN填充技术在学术界与循环前缀、零信号填充并列成为OFDM保护间隔的三大定义之一。OFDM保护间隔的PN填充技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,也被评估为基础性发明专利。
(3)TDS-OFDM的帧头是一个带自身保护的结构独特的PN序列,对高速移动适应能力和抗多径干扰能力都非常强。在时域,还可以多级帧头联合处理,适应大范围覆盖造成的复杂干扰环境,提高了同步信号的坚韧性,可获得系统同步20dB 保护增益。该项核心技术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,也被评估为基础性发明专利。
(4)快速信道估计技术。针对现有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信道估计迭代过程较长的缺点,发明了新的 TDS-OFDM 信道估计技术,通过正交相关和傅里叶变换实现快速信道估计,提高了系统移动接收性能。时域的已知PN序列可精确测算出传输信道特性,在时域帧头的辅助下,频域帧体通过简单算法可以精确消除信道引入的干扰,使系统单天线高清移动接收性能居国际领先水平。
(5)基于BCH外码、交织、LDPC内码的系统级联纠错技术。这是一种不同于美国ATSC标准的RS外码、交织、TCM内码的系统级联纠错技术,也不同于欧洲DVB-T标准的RS外码、交织、循环内码的系统级联纠错技术,可使DTMB标准的系统C/N门限明显改善。
(6)与绝对时间同步的帧结构。与绝对时间同步的复帧结构,可方便自动唤醒功能设置达到省电目的,支持便携接收。和绝对时间同步机制还特别有利于单频网同步发送信号的功能控制,使DTMB单频网同步设备比国际现有标准的同类设备容易实现。
(7)考虑新一代数字信息广播系统的应用特点,DTMB传输协议可以为每一个长度500μus信息数据的信号帧设定独特地址的帧头,方便数据信息的识别和分离,具有融合多业务广播的技术基础,故称“多媒体/电视广播”。该帧识别功能还将为“双向互动”系统提供同步体系。
(8)单、多载波融合。通过 TDS-OFDM帧结构下的子载波参数选择,实现了多载波工作模式和单载波工作模式在系统帧结构、扰码纠错、系统时钟、时域交织、调制方式、信号带宽等6个处理模块的统一。在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信号处理方式基础上,单载波和多载波信号可以用统一的硬件处理。
公司电话:0511-83571635
公司邮箱:1534012855@qq.com
公司地址:镇江市大港新区大港镇通港路32号
公司网址:www.tv0514.com